在万寿街一带,几乎每个角落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。阔别廿年,景物依旧,但当年的同伴离开的离开,过埠的过埠,感慨不已……当年通街跑的我已成为父亲,同学们现在又是怎个样呢?
水楼
§ 水楼
童年曾在这里游公仔,批水口,学功夫。
§ 细时曾经在这里油过公仔,批过水口,学过功夫。
同学的家变了样?
§ 同学的家变成这个样?屋主早年举家过埠了。
§ 再是同学的家
我们的巷
§ 我家的巷
我们的巷
里面曾经有个“马老冠”拉二胡的。
§ 这里面有个“马老冠”经常拉二胡,对面屋曾是个私伙局。
婆婆的巷
婆婆的巷
共和楼,最早的桌球室之一。
§ 共和楼,曾是最早的桌球室之一。
城区幼儿园
§ 我们的幼儿园
放学的路上
§ 放学的路上
放学的路上
§ 放学的路上
城区幼儿园课室
§ 幼儿园课室遗址
§ 同学的家
§ 我们的小学,当交了不少建校费,我们就毕业了。当年拆礼堂时挖出许多枪支,手榴弹,可能是训练用的。
§ 这里当年是一个市场,有档绝靓猪红粥。
§ 旧街区办遗址
§ 找不到原来的托儿所,在这里附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