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=注册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探秘九江儒林的前世今生--更新在2-5楼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3-18 11:54 PM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kongzi.jpg rulin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第一集
       我们身为九江人,常常只知道儒林广场,儒林中学,儒林社区,儒林东路等等。。。
但是,我们儒林之乡的美誉又从何而来?在我们的记忆当中,总是朦朦胧胧,似近又远。
以下跟大家探秘一下先祖传承下来的光荣岁月。
儒林之乡的美名由来。大致有两种来历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一 首先探讨儒字+儒家+儒林的起源
儒—是古代人们把从“巫,史,祝,卜”中分离出来的人称之为“儒”,也叫术士。
而“儒家”则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。其学说称之为“儒学”。而后来儒学成为中华的主要学派,“儒”就成成为了知识分子 或读书人的通称。
而“儒林”一词的创造者---是古代伟大的史学家,文学家司马迁所创。司马迁在《史记“第121卷,首辟《儒林列传》。。。
    而“儒林“2字乃是内涵丰富的词语,用以形容知识分子(读书人)郁郁葱葱,生机勃勃,成群秀木的风气,本身就充满了对知识文化的赞颂。
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二  明皇帝赐儒林乡
     据2009版《南海市九江镇志》记载,明朝景泰元年(1450),   代宗皇帝传下圣旨,赐封南海九江为“儒林乡”.
明朝万历13年(1585年),九江人为正觉寺建造了一口三百多斤的大钟,(唔知老前辈们是否见过此钟呢)钟上刻有“南海县儒林乡众信士陈崇建等设立宝钟以永正觉寺“之铭文。
三  儒林乡雅号的第二种来由
坊间一历史传说,明代方献夫(1485-1544)所赐,丹灶人,南海史上首位内阁大学士,传说明正德(1506-1521),他来九江探访友人,见当地人文荟萃,赞叹曰“真个是儒林之乡也”。从此九江美名流传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四   儒林书院遗址
   儒林书院,儒林高等小学校,儒林书范讲习所都是历史地名。
而儒林书院创建于清朝道光5年,地址在九江大圩海嘴(今九江儒林东路文化中心内)。

          由于时间关系,请看下集分解(本帖内连续播出,敬请留意),
回复 广东佛山

使用道具 举报

广告位测试
发表于 2013-3-19 07:22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!借用地方
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 第二集 五  人文鼎盛的年代-书塾+社学+书院
     九江历来就有兴学育人的传统,明清时代,书塾,社学,书院遍布各村,鼎盛一时。。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书塾
书塾又称蒙馆,(相当于现在的小学),儿童6-7岁入读,据记载,清同治,光绪年间,九江书塾兴旺。当时,在象岗至忠良岗不足2公里的距离,就有书塾六七所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社学
而社学则是中等教育机构,(相当于现在的初中),12岁可入读。
明清两代,九江设立的书塾就多达28间,(还不包括沙头在内),分别是: (大家是不是觉得龙舟的牌子跟下面的名字好熟呢,渊源来噶)
            南方
一,良村社学  二,溪南社学  三 ,石桥社学 四,洛阳社学
五,水松社学  六 ,仁让社学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下西
七, 耀南社学  八,洲水社学 九,大惗社学, 十,登赢社学 二十一,佩山社学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上西
十一,龙潭社学  十二,龙湾社学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大同
十三,万安社学, 十四,岘岗社学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河清
十五,明义社学  十六,安平公所 十七,亲乐公所 二十,南溟社学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镇南
十八,镇平社学 十九,石溪社学(石龙村)
二十二,梅圳社学   二十三,下北桥东社学  二十四,长兴社学
二十五,沙嘴平章社学   二十六,下东南华社学。。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书院
   而书院则相当于现在的高中,为科举考试做准备。
清道光《南海县志》记载:。。。九江堡社学12所,占全县10分之一,位居前列。古有竹枝词讴歌九江办学之兴旺:
       极目人烟遍四方
       古榕修竹护村庄
       弦歌自信儒林盛
       到处家祠当学堂
民国二十三年(1938),日军入侵九江,儒林书院被日军焚毁。 民国时期,该书院曾是九江市政筹备处,九江市政局,九江特别区公所驻地。         


下集请看下楼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3-19 07:59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年薪过慢 发表于 2013-3-19 07:22 AM
学习!


早晨啊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第三集
              崇文重教 人才济济
九江历代文风鼎盛,人才辈出,有三多:
一是,举人多,进士多
明朝正统三年关铭乡试中举伊始,数百年间,九江举人,进士辈出。
烟南石板路上刻着的“光绪暌己恩科副贡”,这些当时用来夹旗杆,迎接获得功名回乡的厚石板,就见证了当年人文鼎盛。
     二是,文人学士多,明清两代,九江卓有成就的文人学士就数以百计,诗界名流也众多,如进士黄重,举人曾俊,陈良,黄篪
岭南诗坛盟主朱樵,创办雅言诗社的朱继风,象山诗社的朱实莲,陈子壮,朱士琪,画坛名家朱完(廣東书法大家,在肇庆七星岩摩崖时刻碑文“帝陨百文之所”,和下西良二千石古牌坊题词,皆出自他的手笔)等,书法圣手陈梦兰等等,更孕育出一代岭南大儒-朱次琦(朱九江),更为国家培养出康有为,简朝亮,梁耀渠等国家栋梁。
        三是,传世著作多,明清两代,九江130多位学者,出版的著作达245部,有阐述政治,经济,文学,哲学明天问,地理,军事,历法,农业,医学等等。九江还是南海历史上唯一编写过乡志的地方。
   

下集见下楼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发表于 2013-3-19 10:09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遗憾的是,正觉寺早已不复存在,现在连遗址都建厂房了吧?
借用地方
       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第五集 明清两代的书院目录地址

   一,        下西耀南樵南书院 (抗清名将陈子壮就读) 二,儒林书院(九江墟,文化宫内) 三,文澜书院(上东沙窖) 四,同乡书院(大同崖山)  五,敦根书院  六,现乡书院(大同岘岗) 七,河清书院
八,横机书院(横机村)   九,烟桥书院  十,观澜书院(镇南)
十一,冠哼书院(大谷)  十二,三姓书院(下西) 十三,文明书院(南方村凇山山麓)  十四,西城书院(下西)  十五,象山书院(下西象山)  十六,礼山学堂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3-19 10:24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刀夜袭老鸨村 发表于 2013-3-19 10:09 AM
遗憾的是,正觉寺早已不复存在,现在连遗址都建厂房了吧?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第六集  现代九江儒林地方命名

     儒林街区位于九江墟中心,东北毗邻奇山,后来分设儒林东,儒林西2个街区。1949年,经历百年风雨的儒林书院被拆除。
1985年在下北创建儒林中学,有海内外乡亲筹资建立。
“承儒乡古韵,育未来英才”是该校的办学宗旨。本人初中也就读该校。我爱我的母校!   
     相关的儒林地名有,近代儒林乡, 儒林书范讲习所,儒林初小,儒林古庙,儒林书院,儒林路(形成于明朝末年,是九江最古老的主干道:
    东起兴福里,西至博爱堂(今成人学校左侧),分为东福街,海嘴街(文化宫傍边),大正街,桥东街,伏波街(中心市场附近),财福街 ,六和街,洲阜东街,全长1200米,3米宽  ,石板路面,两旁店铺林立。该路在民国18-21年(1929-1932),改为水泥路 。1950年12月,该路被分为儒林东路,东至直愧里,西至冠江桥(人民桥)。儒林西路从冠江桥到谭涌桥(今慈母桥)
1958年,城区改造,九江涌的临涌建筑物被拆除,改筑护坡石坎,缘河涌加建栏杆。
      而现代就有儒林中学,儒林东路,儒林西路,儒林广场,儒林新村,儒林港,儒林西街等等。
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全文结束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发表于 2013-3-19 10:43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透人生 发表于 2013-3-19 10:24 AM
有人话见过正觉寺的围墙和地基

你以为正觉寺拆咗好耐咩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发表于 2013-3-19 02:56 PM | 显示全部楼层
点知 发表于 2013-3-19 01:08 PM
正觉寺没听过,位置在那里的

下西象岗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发表于 2013-3-19 10:51 PM | 显示全部楼层
冇晒啦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3-20 08:46 AM | 显示全部楼层
JJ敏Amy 发表于 2013-3-19 10:51 PM
冇晒啦

以后有在更新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发表于 2013-3-21 05:09 PM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作评论
回复 支持 反对 广东佛山

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=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