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60年代末,讲到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,九江还是见所未见,闻所未闻。直到70年代初,九江工人文化宫(在儒林西路原影剧院、现乐善家的位置)有一台国产黑白、室内天线、只可接收中央台的节目,还指定由一个叫冷鸡国的员工管理的电视机。晚上在球场开机播放,当时九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,人们也有好奇心,来人实在太多了.后来搞了电视室,购票进场.
大概在1973年,九江镇太平路关帝巷一户人家,亲属从香港带回一台17吋菲利浦黑白电视机.在屋顶用大竹树起"鱼骨天线",加一个托勒斯牌放大器竟然接收到香港翡翠台(播邻里剧著称)和明珠台(播放古装剧著称,后为亚视,最后执笠收场),当时这户人,成了九江收看香港电视第一家。那时播的《小李飞刀》、《网中人》、《上海滩》、《大地恩情》。。。。
令人很久不会忘却,大陆灿的形象深入人心。之前大陆与香港文化上基本隔绝,街坊们熟不拘礼。一到入夜就不请自来,很多时主人一家在众人面前吃饭,真系尴尬。入夜屋子里和门口都满是人,没得坐就站着,等着看香港电视剧节目。夜了,主人要休息了,但他们还在追剧情,“连汁都要捞埋”,还搞到满地烟头。街坊街里,也很难逐客。
随着改革开放,港商或港澳乡亲把电视机带回来,电视逐渐普及了。一时间到处在屋顶和楼顶树了很多“鱼骨天线”,密密麻麻的。有的为了接收信号强,驳几条大竹高高地挂上天线,每到打风或雷雨季节,安全问题真令人担心。后来九江成立电视站,全镇搞公共天线,有偿服务,密密麻麻的天线才得以拆除。
80年代彩色电视机出现了,多是从香港进来的,同样是港商或港澳乡亲带回来。九江人喜欢“日立”(彩色靓)“和“乐声”(音响靓)两个牌子。当时带彩电返大陆的人日益增多,为了方便,港人(彩电)在香港买单(付款),可在国内(广州)提货。1991年21吋乐声牌彩电香港买单要港币3200元,当时数目不算少啊!彩电当时还算是一种奢侈品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现在已经是液晶(高清或标清)超薄、轻便、省电的大屏彩电了。国内生产的彩电很先进,质量非常好,彩电已经普及到每家每户了。九江镇现在安装在外墙超大液晶屏幕也不少。那种玻璃显像管的笨重又很耗电的彩电已经退出了历史,卖给收破烂的人,一台(没坏,还可用的)只值30元左右,真系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