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万善堂能遮天盖地的大榕树早就没了,大跃进大炼钢铁時期挖掉拿去“大炼钢铁”吧,解放后万善堂做过九江卫生院留医部,后改建为九江法庭。原址还在,我还记得其外貌。前边是一棵很大的榕树,跟住几条立柱,支撑一水坭板,石板地面,作为凉亭用作人们休息的地方,然后才到大屋,单层砖木结构。听老人说,万善堂很早就有,九江两次崩大堤,九江人称头场水和二场水,群众挨饥受饿,惨不忍睹,幸得海外内乡亲顶力集资,由万善堂赠医施药,派粥分米,甚至施坟地,水未退时用木艇,打锣示意,高喊:救饥救饿啊!。到处救济灾民,喝时一滴如甘露,真是雪中送炭.日敌时期,国难当头,海外内乡亲大力救济乡民就不在话下了.
万善堂的确是值得怀念的地方,海外内乡亲爱国爱乡爱民的功劳不可抹,把日寇侵华这段历史刻骨铭记.,只有祖国的强大才不受外来欺凌。
我很希望能在原址,(儒林西路房管所后面)尽量按原样重建万善堂,将历史收集整理,立碑刻字为记,把毋忘国耻、助人为乐、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,望政府重视,海内外乡亲大力支持,最近收到了九江万善堂重建的好消息,鼓舞和激励着每个海内外九江乡親。
|